崗溝寺
崗溝寺是永靖縣境內四大藏傳佛教寺院之一,位于永靖黃河三峽太極湖西南岸, 寺院建于明代成化二年(1466年),每年農歷四月初一至初三是崗溝寺龍華善會的日子。
崗溝寺寺院主要建筑在一個天然形成的大石窟下,南北長約80米,徑深有40米,高達20多米。據介紹,崗溝寺原建有兩院:上院是菩薩大殿、大佛殿、五華樓閣共30間,佛38身。下院是大經堂、睡佛殿、百子宮等樓閣34間,雕像150身。
崗溝寺歷史久遠,先后設有"哲學院"(講經院)、"咪咪院"(考經院),清乾隆時期,僧侶多達500余眾,相傳,明英宗天順八年(1465年)一天,突然山石崩裂,崩裂處有一尊2尺多高的白玉菩薩閃閃發光。有人將其拿到家里供奉,白天請去,晚上仍到石窟內,連續這樣三次,地有靈氣,觀音顯靈。于是四方百姓有錢的出錢,無錢的出力,能工巧匠獻技獻藝,壁山鑿石,雕塑泥畫,便在這里修起了流芳百世的崗溝寺。悠悠歲月,五百余載,雖有戰火焚燒,但附近居士布施修繕,基本保存著原來的面貌,香客絡繹不絕。
現如今,每年農歷四月初一、初二、三日,寺轄五大居士,輪換主持龍華善會,請來喇嘛誦經,附近善男信女前來焚香,頂禮膜拜。